TWI712169B - 拼接單元及拼接面板 - Google Patents
拼接單元及拼接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12169B TWI712169B TW107141830A TW107141830A TWI712169B TW I712169 B TWI712169 B TW I712169B TW 107141830 A TW107141830 A TW 107141830A TW 107141830 A TW107141830 A TW 107141830A TW I712169 B TWI712169 B TW I712169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plicing
- unit
- light
- substrate
- units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HEMHJVSKTPXQMS-UHFFFAOYSA-M Sodium hydr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H-].[Na+] HEMHJVSKTPXQMS-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12
- 229920002120 photoresistant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KWYUFKZDYYNOTN-UHFFFAOYSA-M Potassium hydr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H-].[K+] KWYUFKZDYYNOTN-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2
-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acrylic acid group Chemical group C(C=C)(=O)O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29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40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861 polyme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096 quantum do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039 wet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312 dry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13 electro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0272 inorganic materi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7 in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459 lith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67 nitr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20 organic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59 patte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206 photolith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420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53 quartz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 reg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14 silic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5/0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subclasses H10B, H10F, H10H, H10K or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 H01L25/04—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subclasses H10B, H10F, H10H, H10K or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5/07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subclasses H10B, H10F, H10H, H10K or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10H20/00
- H01L25/075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subclasses H10B, H10F, H10H, H10K or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10H20/00 the devices being arranged next to each other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H—INORGANIC LIGHT-EMIT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10H2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light-emitting semiconductor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H20/00
- H10H29/10—Integrated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light-emitt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H10H20/00
- H10H29/14—Integrated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light-emitt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H10H20/00 comprising multiple light-emitt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 H10H29/142—Two-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asymmetric LED layout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8—Tiled display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5/16—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H10B, H10D, H10F, H10H, H10K or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 H01L25/167—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H10B, H10D, H10F, H10H, H10K or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comprising optoelectronic devices, e.g. LED, photodiod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H—INORGANIC LIGHT-EMIT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10H20/00—Individual inorganic light-emit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10H2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H20/85—Packages
- H10H20/857—Interconnections, e.g. lead-frames, bond wires or solder ball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8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using temporary substr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拼接單元包括,基材、電路單元以及多個發光單元。基材包括第一部,具有第一底面以及相對第一底面的第一頂面、以及第二部,具有第二底面以及相對於第二底面的第二頂面。第一部的第一底面與第二部的第二底面具有高度差。電路單元設置於第一頂面。發光單元設置於基材的第二部。於垂直基材的法線方向上,基材的第一部不重疊於基材的第二部,且電路單元不重疊發光單元。一種包括拼接單元的拼接面板亦被提出。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拼接單元及拼接面板,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高度差的拼接單元及拼接面板。
為滿足使用者大面積顯示各種共享資訊及綜合資訊的需求。具有多個顯示面板整合之拼接顯示裝置已廣泛地應用於各領域。舉例而言,拼接顯示裝置常見於公共信息顯示領域(例如:大型廣告、監控管理螢幕等)或私人信息顯示領域(例如:手機等)。
一般而言,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包括多個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LED),例如:微型發光二極體(micro-LEDs),以及驅動發光二極體的驅動電路。然而,隨著解析度的需求提升,發光二極體的數量也隨著提升,導致驅動電路佔用更多顯示面板的面積。因此,無法進一步增加發光二極體的密度,導致解析度無法更加地提升。
本發明提供一種拼接單元及拼接面板,可以提升解析度以及顯示品質。
本發明的拼接單元包括,基材、電路單元以及多個發光單元。基材包括第一部具有第一底面以及相對於第一底面的第一頂面,以及第二部具有第二底面以及相對於第二底面的第二頂面。第一部的第一底面與第二部的第二底面具有高度差。電路單元設置於第一頂面。發光單元設置於基材的第二部。於垂直基材的法線方向上,基材的第一部不重疊於基材的第二部,且電路單元不重疊發光單元。
本發明的拼接面板包括,多個拼接單元以及驅動電路板。每一拼接單元包括基材。基材包括第一部具有第一底面以及第二部具有第二底面。第一部的第一底面與第二部的第二底面具有高度差。拼接單元配置於驅動電路板上,且第一部位於第二部與驅動電路板之間。這些拼接單元包括至少一第一拼接單元以及至少一第二拼接單元。第一拼接單元的第二部與驅動電路板之間具有容置空間,且第二拼接單元的第一部位於容置空間。
基於上述,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拼接單元及拼接面板,由於拼接單元於剖面上呈階梯狀,可將電路單元與發光單元設置於不同的水平面上,且相同拼接單元上的電路單元與發光單元不重疊。因此,在進行拼接的時候,拼接面板中相鄰的第一拼接單元的發光單元可與第二拼接單元中的電路單元重疊。如此,不具有顯示功能的電路單元可以位於第二部與驅動電路板之間的容置空間,而不會佔用任何顯示空間。在上述的設置下,第一拼接單元的第二部可以緊鄰第二拼接單元第二部。藉此,可以增加發光單元於拼接面板上的整體密度,進而提升拼接面板的解析度及顯示品質。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在附圖中,為了清楚起見,放大了層、膜、面板、區域等的厚度。在整個說明書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的元件。應當理解,當諸如層、膜、區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稱為在另一元件”上”或”連接到”另一元件時,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與另一元件連接,或者中間元件可以也存在。相反,當元件被稱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連接到”另一元件時,不存在中間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連接”可以指物理及/或電性連接。再者,”電性連接”或”耦合”係可為二元件間存在其它元件。
應當理解,儘管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在本文中可以用於描述各種元件、部件、區域、層及/或部分,但是這些元件、部件、區域、及/或部分不應受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僅用於將一個元件、部件、區域、層或部分與另一個元件、部件、區域、層或部分區分開。因此,下面討論的”第一元件”、”部件”、”區域”、”層”或”部分”可以被稱為第二元件、部件、區域、層或部分而不脫離本文的教導。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發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義。將進一步理解的是,諸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義的那些術語應當被解釋為具有與它們在相關技術和本發明的上下文中的含義一致的含義,並且將不被解釋為理想化的或過度正式的意義,除非本文中明確地這樣定義。
圖1A至圖1J繪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拼接單元的製造流程的剖面示意圖。圖2繪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拼接單元的上視示意圖,圖2為了方便說明及觀察,僅示意性地繪示部分構件。請先參考圖1J與圖2,在本實施例中,拼接單元10包括基材130、電路單元140以及多個發光單元150。基材130包括第一部132具有第一底面131以及相對於第一底面131的第一頂面133,以及第二部136具有第二底面135以及相對於第二底面135的第二頂面137。電路單元140設置於第一頂面133。發光單元150設置於基材130的第二部136。以下將簡單的說明拼接單元10的製造流程。
請參考圖1A,首先提供一臨時載板110。接著,在臨時載板110上形成圖案化的犧牲層120。在本實施例中,臨時載板110的材質可以是玻璃、石英、有機聚合物、不透光/反射材料(例如:晶圓、陶瓷、或其它可適用的材料)、或是其它可適用的材料。犧牲層120的材質可以是無機材料,例如多晶矽(poly-silicon)或氧化矽、或其它可適用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圖案化犧牲層120的方法例如為乾式蝕刻或濕式蝕刻。以濕式蝕刻為例,包括選用氫氧化鉀(KOH)或氫氧化納(NaOH)做為蝕刻液對犧牲層120進行圖案化,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接著,請參考圖1B,將光阻材料層130’設置於臨時載板110上,並覆蓋犧牲層120。在本實施例中,光阻材料層130’的材質包括高分子材料或壓克力系材料,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然後,請參考圖1B及圖1C,對光阻材料層130’進行圖案化,以形成具有多個預置空間139的基材130。在本實施例中,形成基材130的方法包括黃光微影蝕刻製程,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舉例而言,可先透過具有預定圖案的遮罩(未繪示),對光阻材料層130’進行蝕刻、半蝕刻或部分蝕刻,以將多個預置空間139形成於基材130中。具有預定圖案的遮罩包括圖案化的光阻圖案、多灰階光罩(gray-tone mask)、或半色調光罩(half-tone mask),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接著,請參考圖1C及圖1D,於這些預置空間130中,分別設置對應的電路單元140以及多個發光單元150。舉例而言,於垂直基材130的法線L的方向上,圖案化後的基材130包括重疊犧牲層120的第一部132、設置於臨時載板110上且不重疊犧牲層120的第二部136以及連接第一部132至第二部136的連接部134。從另一角度來看,於平行臨時載板110的長軸的方向上,連接部134位於第一部132與第二部136之間。
基材130的第一部132具有第一底面131以及相對第一底面131的第一頂面133。基材130的第二部136具有第二底面135以及相對第二底面135的第二頂面137。電路單元140設置第一部132中的預置空間139,且設置於第一頂面133上。電路單元140例如為驅動發光單元150的晶片(chip)或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多個發光單元150設置於基材130的第二部136中的預置空間139。在本實施例中,發光單元150例如為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LED),包括微型發光二極體(micro-LED)、次毫米發光二極體(mini-LED)以及量子點發光二極體(quantum dot)。設置發光單元150的方法包括:先將發光單元150形成於轉置(transfer)載板上,再透過取放(pick and place)的製程,將發光單元150設置於第二部136中。在一些實施例中,發光單元150可以正裝的方式設置於第二部136中。換句話說,發光單元150的電極(未繪示)靠近第二頂面136,而發光單元150的出光面151靠近第二底面135或實質上與第二底面135共平面,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值得注意的是,於垂直基材130的法線L方向上,基材130的第一部132的第一底面131與第二部136的第二底面135之間具有高度差D1。舉例而言,高度差D1為8微米至11微米。此外,基材130的第一部132不重疊基材130的第二部136,且電路單元140不重疊發光單元150。在上述的設置下,基材130於剖面上呈階梯狀。電路單元140與發光單元150可以分別設置在不同的水平面的第一部132及第二部136上。
接著,請參考圖1E及圖2,設置多條訊號線144於基材130上。基於導電性的考量,訊號線144一般是使用金屬材料,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訊號線144也可以使用其他導電材料,例如:合金、金屬材料的氮化物、金屬材料的氧化物、金屬材料的氮氧化物、或是金屬材料與其他導電材料的堆疊層。形成訊號線144的方法包括物理氣相沉積法(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化學氣相沉積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電鍍法、或其它合適的方法,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訊號線144分別自電路單元140沿著連接部134的側壁138延伸至發光單元150。詳細而言,電路單元140包括多個內接墊146(繪示於圖2)與多個外接墊142。外接墊142與內接墊146可於形成訊號線144的同時,形成於電路單元140上對應的引腳或凸塊(未繪示),以電性連接至電路單元140。透過將訊號線144連接至內接墊146及發光單元150,使電路單元140電性連接至發光單元150。如此,電路單元140的驅動訊號可傳遞至發光單元150。外接墊142與訊號線144電性隔離,以於後續步驟中電性連接至外部電子元件,例如: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或薄膜覆晶封裝(chip-on-film,COF)。
值得注意的是,於預先形成預置空間139(繪示於圖1C)時,可使電路單元140的側壁141與連接部134的側壁138切齊。如此,於電路單元140的側壁141及連接部134的側壁138上的訊號線144可以在齊平的面上延伸,而沒有段差。因此,可以減少訊號線144的斷線的機率,提升整體於電性上的可靠性。在其他實施例中,連接部的側壁可以向上延伸至電路單元上表面的平面。亦即,電路元件嵌入基材中,基材的側壁平行於電路元件的側壁。如此,訊號線自電路元件的上表面直接延伸至連接部的側壁上,並連接至發光單元。
然後,請參考圖1F,設置保護材料層160’於基材130上。具體而言,保護材料層160’是整面地設置於基材130上,覆蓋電路單元140、外接墊142、訊號線144以及發光單元150。在本實施例中,保護材料層160’的材質例如為光阻材料,包括高分子材料或壓克力系材料,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接著,請參考圖1F及圖1G,移除犧牲層120。移除犧牲層120的方法包括:透過蝕刻液(未繪示),將犧牲層120蝕去。蝕刻液包括選用氫氧化鉀(KOH)、氫氧化納(NaOH)或其它合適的鹼性或酸性蝕刻液,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然後,請參考圖1G及圖1H,對保護材料層160’進行蝕刻及磨平程序(未繪示),以形成保護層160並暴露出外接墊142。舉例而言,可透過黃光微影蝕刻製程或化學機械平坦化製程(chemical-mechanical planarization,CMP),將第一部132上的保護材料層160’蝕去,以將保護層160設置於基材130的第一部132、連接部134以及第二部136上。保護層160覆蓋部分的電路單元140以及發光單元150。
值得注意的是,保護層160於第一部132上具有第一厚度T1,於第二部136上具有第二厚度T2,且T2大於T1。在上述的設置下,第一部132上的保護層160可被薄化至不覆蓋外接墊142,使外接墊142可電性連接至外部電子元件。第二部136上的保護層160則不會被薄化而具有足夠的厚度,以保護所覆蓋的訊號線144以及發光單元150。此外,保護層160更可以做為支撐第二部136及位於第二部136的發光單元150的結構。如此,保護層160還可以提升拼接單元整體的結構強度及可靠性。
最後,請參考圖1I及圖1J,將基材130與發光單元150分離臨時載板110,以完成拼接單元10的製作。在本實施例中,分離出拼接單元10的方法包括雷射剝離製程(laser lift-off)或機械式取下,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請參考圖1J及圖2。圖1J繪示為圖2沿剖面線A-A’的拼接單元的剖面示意圖。於結構上,拼接單元10包括基材130、電路單元140以及多個發光單元150。基材130包括第一部132以及第二部136。電路單元140設置於第一部132的第一頂面133。發光單元150設置於第二部136。第一底面131與第二底面135具有高度差D1,且於垂直基材130的法線L方向上,基材130的第一部132不重疊於基材130的第二部136。電路單元140不重疊發光單元150。此外,連接部134連接第一部132至第二部136。電路單元140包括內接墊146及外接墊142。訊號線142將內接墊146電性連接至發光單元150。
簡言之,在上述的設置下,拼接單元10於剖面上呈階梯狀。電路單元140與發光單元150可以分別設置在不同的水平面的第一部132及第二部136上,且彼此不重疊。因此,在後續進行拼接的時候,相鄰的兩個拼接單元10中其中一個的電路單元140可與另一個的發光單元150重疊。如此,於同一水平面上,不同拼接單元10的發光單元150之間不會夾有電路單元140。藉此,可以降低相鄰拼接單元10上的發光單元150之間的距離,減少電路單元140所佔用的顯示空間。
此外,電路單元140的側壁141與連接部134的側壁138切齊。因此,可以避免段差,減少訊號線144的斷線的機率,提升整體的可靠性。另外,保護層160除了可以保護發光單元150,更可以做為支撐第二部136的結構。如此,保護層160還可以提升拼接單元10整體的結構強度及可靠性。
下述實施例沿用前述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關於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部分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下述實施例中不再重複贅述。
圖3A繪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拼接面板的上視示意圖,圖3A為了方便說明及觀察,僅示意性地繪示部分構件。圖3B繪示為圖3A沿剖面線B-B’的拼接面板的剖面示意圖。在此需先說明的是,圖3A是拼接面板1的俯視示意圖,為了清楚表示,部分於俯視上被覆蓋的元件是以實線表示,其中位於兩個拼接單元10A、20A重疊部分的元件是以虛線表示。
請參考圖3A及圖3B,在本實施例中,拼接面板1包括多個拼接單元10以及驅動電路板30。這些拼接單元10配置於驅動電路板30上。驅動電路板30例如是提供驅動訊號的印刷電路板,用以提供影像訊號,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一些實施例中,驅動電路板30上設置有驅動元件32,包括晶片或積體電路,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本實施例中,相鄰的拼接單元10可以鄰接以拼接出拼接面板1。
在本實施例中,這些拼接單元10包括至少一第一拼接單元10A以及至少一第二拼接單元20A。在本實施例中,拼接面板1是以兩個相鄰的第一拼接單元10A及第二拼接單元20A進行拼接,為例進行說明。然而,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一些實施例中,拼接面板可以包括更多個第一拼接單元以及第二拼接單元進行拼接。
每一拼接單元10A、20A包括基材130A、230A。基材130A、230A包括第一部132A、232A以及第二部136A、236A。如圖1J所示,第一部132具有第一底面131,第二部136具有第二底面135。第一底面131與第二底面135之間具有高度差D1。在本實施例中,是以第一部132A、232A接觸驅動電路板30,而發光單元150的出光面151A朝遠離驅動電路板30的方向設置。如此,出光面151A可以面向使用者(未繪示)。在上述的設置下,拼接單元10A、20A於剖面上呈階梯狀,因此電路單元140A、240A與發光單元150A、250A可以分別設置在不同的水平面的第一部132A、232A及第二部136A、236A上。在本實施例中,每一拼接單元10A、20A的第一部132A、232A位於第二部136A、236A與驅動電路板30之間。
此外,每一拼接單元10A、20A更包括電路單元140A、240A設置於第一部132A、232A、多個發光單元150A、250A設置於第二部136A、236A、連接部134A、234A分別連接第一部132A、232A至第二部136A、236A、以及多條訊號線144A、244A分別將電路單元140A、240A電性連接至發光單元150A、250A。
在本實施例中,電路單元140A、240A更包括多個內接墊146A、246A與多個外接墊142A、242A。內接墊146A、246A分別電性連接至訊號線144A、244A。第一部132A、232A接觸驅動電路板30,且外接墊142A、242A電性連接至驅動電路板30上的端點(未繪示)。如此,驅動電路板30的驅動訊號可以透過外接墊142A、242A傳遞至電路單元140A、240A。再透過訊號線144A、244A將驅動訊號傳遞至發光單元150A、250A。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拼接單元10A的第二部136A與驅動電路板30之間具有容置空間12,且第二拼接單元20A的第一部132A位於容置空間12。舉例而言,於垂直基材130A、230A的法線L方向上,第一拼接單元10A的部分第二部136A重疊第二拼接單元20A的第一部232A。如此,第一拼接單元10A的第二部136A中的發光單元150A重疊第二拼接單元20A的第一部232A中的電路單元240A。此外,第一拼接單元10A的第二部136A鄰接第二拼接單元20A的第二部236A。在上述的設置下,不具有顯示功能的電路單元240A可以重疊發光單元150A,且位於第二部136A與驅動電路板30之間的容置空間12。因此,電路單元240A不會佔用任何顯示空間。如此,於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拼接單元10A的發光單元150A與第二拼接單元20A的發光單元250A之間不會夾有電路單元140A、240A。藉此,可以降低相鄰拼接單元10A、20A上的發光單元150A、250A之間的距離,減少電路單元140A、240A所佔用的顯示空間,增加發光單元150A、250A的整體密度,進而提升拼接面板1的解析度及顯示品質。
簡言之,由於拼接單元10A、20A於剖面上呈階梯狀,可將電路單元140A、240A與發光單元150A、250A設置於不同的水平面上。因此,在進行拼接的時候,相鄰的第一拼接單元10A的發光單元150A可與第二拼接單元20A中的電路單元240A重疊。如此,不具有顯示功能的電路單元240A可以位於第二部136A與驅動電路板30之間的容置空間12,而不會佔用任何顯示空間。在上述的設置下,第一拼接單元10A的第二部136A可以緊鄰第二拼接單元20A第二部236A,可以增加發光單元150A、250A於拼接面板1上的整體密度,進而提升拼接面板1的解析度及顯示品質。
圖4繪示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拼接面板的上視示意圖,圖4為了方便說明及觀察,僅示意性地繪示部分構件。在此需先說明的是,圖4是拼接面板1A的俯視示意圖,為了清楚表示,部分於俯視上被覆蓋的元件是以實線表示,其中位於拼接單元10A、20A、20B重疊部分的元件是以虛線表示。請參考圖4及圖3A,本實施例的拼接面板1A與圖3A的拼接面板1相似,主要的差異在於:第二拼接單元20A、20B為多個。如圖4所示,設置於驅動電路板30上的第一拼接單元10A的第二部136A,重疊靠近驅動電路板30上側的第二拼接單元20A的第一部232A的部分、以及靠近驅動電路板30下側的第二拼接單元20B的第一部232B的部分。換句話說,第二部136A中的發光單元150A可以重疊第一部232A、232B上的電路單元240A、240B的部分。因此,第二拼接單元20A、20B的第一部232A、232B的部分可以位於對應的容置空間(繪示於圖3B)。在上述的設置下,拼接單元10A、20A、20B可依據使用者的需求,調整不同拼接單元10A、20A、20B重疊的位置、或每一第一拼接單元10A對應的第二拼接單元20A、20B的數量。因此,這些拼接單元的拼接方法可以更有彈性,能提升拼接面板1A的品質,更可獲致與上述實施例類似的技術功效。
綜上所述,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拼接單元及拼接面板,由於拼接單元於剖面上呈階梯狀,可將電路單元與發光單元設置於不同的水平面上,且相同拼接單元上的電路單元與發光單元不重疊。因此,在進行拼接的時候,拼接面板中相鄰的第一拼接單元的發光單元可與第二拼接單元中的電路單元重疊。如此,不具有顯示功能的電路單元可以位於第二部與驅動電路板之間的容置空間,而不會佔用任何顯示空間。在上述的設置下,第一拼接單元的第二部可以緊鄰第二拼接單元第二部。藉此,可以增加發光單元於拼接面板上的整體密度,進而提升拼接面板的解析度及顯示品質。另外,連接第一部至第二部的連接部的側壁與電路單元的側壁切齊,因此可以減少訊號線的斷線機率,提升整體於電性上的可靠性。此外,拼接單元更包括保護層,且第一部上的保護層的第一厚度可以暴露外接墊以電性連接驅動電路板,而第二部上的保護層的第二厚度除了可以保護發光單元,更可以支撐第二部及發光單元,提升拼接單元及拼接面板的結構強度及可靠性。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1A:拼接面板10:拼接單元10A:第一拼接單元12:容置空間20A、20B:第二拼接單元30:驅動電路板32:驅動元件110:臨時載板120:犧牲層130、130A、230A:基材130’:光阻材料層131:第一底面132、132A、232A、232B:第一部133:第一頂面134、134A、234A:連接部135:第二底面136、136A、236A:第二部137:第二頂面138:連接部的側壁139:預置空間140、140A、240A、240B:電路單元141:電路單元的側壁142、142A、242A:外接墊144、144A、244A:訊號線146、146A、246A:內接墊150、150A、250A:發光單元151、151A:出光面160:保護層160’:保護材料層A-A’、B-B’:剖面線D1:高度差L:法線T1:第一厚度T2:第二厚度
圖1A至圖1J繪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拼接單元的製造流程的剖面示意圖。 圖2繪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拼接單元的上視示意圖。 圖3A繪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拼接面板的上視示意圖。 圖3B繪示為圖3A沿剖面線B-B’的拼接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圖4繪示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拼接面板的上視示意圖。
10:拼接單元
130:基材
131:第一底面
132:第一部
133:第一頂面
134:連接部
135:第二底面
136:第二部
137:第二頂面
138:連接部的側壁
140:電路單元
141:電路單元的側壁
142:外接墊
144:訊號線
150:發光單元
151:出光面
160:保護層
A-A’:剖面線
D1:高度差
L:法線
T1:第一厚度
T2:第二厚度
Claims (9)
- 一種拼接面板,包括:多個拼接單元,每一該拼接單元包括:一基材包括一第一部具有一第一底面以及一第二部具有一第二底面,該第一部的該第一底面與該第二部的該第二底面具有一高度差;以及一驅動電路板,該些拼接單元配置於該驅動電路板上,且該第一部位於該第二部與該驅動電路板之間,其中該些拼接單元包括至少一第一拼接單元以及至少一第二拼接單元,其中該第一拼接單元的該第二部與該驅動電路板之間具有一容置空間,且該第二拼接單元的該第一部位於該容置空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拼接面板,其中於垂直該基材的一法線方向上,該第一拼接單元的該第二部重疊該第二拼接單元的該第一部,且該第一拼接單元的該第二部鄰接該第二拼接單元的該第二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拼接面板,其中每一該拼接單元更包括:一電路單元,設置於該第一部;多個發光單元,設置於該第二部;一連接部,該連接部連接該第一部至該第二部;以及多條訊號線設置於該基材上,將該電路單元電性連接至該些 發光單元。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拼接面板,其中該電路單元包括多個內接墊與多個外接墊,該些內接墊電性連接至該些訊號線,且該些外接墊電性連接至該驅動電路板。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拼接面板,其中於垂直該基材的一法線方向上,該第一拼接單元的該第二部的該些發光單元重疊該第二拼接單元的該第一部的該電路單元。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拼接面板,其中該至少一第二拼接單元為多個,且於垂直該基材的一法線方向上,該第一拼接單元的該第二部重疊該些第二拼接單元的該些第一部的部分。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拼接面板,其中該電路單元的側壁與該連接部的側壁切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拼接面板,其中該些訊號線分別自該電路單元沿著該連接部的側壁延伸,將該電路單元電性連接至該些發光單元。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拼接面板,更包括:一保護層,設置於該基材的該第一部、該連接部以及該第二部上,並覆蓋部分該電路單元以及該些發光單元,其中該保護層於該第一部上具有一第一厚度T1,於該第二部上具有一第二厚度T2,T2大於T1。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7141830A TWI712169B (zh) | 2018-11-23 | 2018-11-23 | 拼接單元及拼接面板 |
CN201910511826.7A CN110223607B (zh) | 2018-11-23 | 2019-06-13 | 拼接单元及拼接面板 |
US16/455,776 US11011598B2 (en) | 2018-11-23 | 2019-06-28 | Spliced unit and spliced panel |
SG10201910854XA SG10201910854XA (en) | 2018-11-23 | 2019-11-19 | Spliced unit and spliced panel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7141830A TWI712169B (zh) | 2018-11-23 | 2018-11-23 | 拼接單元及拼接面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021115A TW202021115A (zh) | 2020-06-01 |
TWI712169B true TWI712169B (zh) | 2020-12-01 |
Family
ID=67816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41830A TWI712169B (zh) | 2018-11-23 | 2018-11-23 | 拼接單元及拼接面板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011598B2 (zh) |
CN (1) | CN110223607B (zh) |
SG (1) | SG10201910854XA (zh) |
TW (1) | TWI71216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26427B (zh) * | 2019-09-27 | 2021-05-0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元件基板 |
CN111627342A (zh) * | 2020-06-18 | 2020-09-04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发光面板、拼接式面板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1951697B (zh) * | 2020-08-10 | 2022-02-01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拼接显示屏 |
KR20220049643A (ko) * | 2020-10-14 | 2022-04-2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타일형 표시 장치 |
CN114973977B (zh) * | 2021-02-24 | 2024-05-17 | 常州明耀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拼接式led透明屏 |
CN113054077A (zh) * | 2021-03-16 | 2021-06-2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 |
CN113421878B (zh) * | 2021-06-22 | 2023-07-25 | 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成型方法 |
CN113257963A (zh) * | 2021-07-07 | 2021-08-13 | 苏州芯聚半导体有限公司 | 微led芯片结构、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584602U (zh) * | 2012-02-07 | 2012-12-05 | 山东翔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少缝隙易封装全彩显示屏 |
CN102819987A (zh) * | 2012-08-24 | 2012-12-12 | 西藏贝珠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oled无缝拼接显示屏及拼接方法 |
CN102832230A (zh) * | 2012-09-11 | 2012-12-19 |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oled显示模块及带该oled显示模块的oled拼接显示屏 |
CN104361865A (zh) * | 2014-12-02 | 2015-02-18 |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led拼接屏驱动结构 |
US20180182840A1 (en) * | 2016-12-21 | 2018-06-28 |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panel based on flexibl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seamless splic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619186B2 (ja) * | 2005-04-19 | 2011-01-26 |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 発光装置 |
CN101546702B (zh) * | 2009-05-18 | 2010-08-11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及其绝缘盖板 |
TWI441328B (zh) * | 2010-12-24 | 2014-06-11 | Au Optronics Corp | 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之畫素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
CN102637388B (zh) * | 2012-04-28 | 2013-12-25 |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缝拼接显示屏 |
GB2511549B (en) * | 2013-03-07 | 2020-04-22 | Plastic Logic Ltd | Tiled Displays |
JP6561399B2 (ja) * | 2013-11-20 | 2019-08-21 | 株式会社Joled |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10060987B (zh) | 2014-06-18 | 2021-03-12 | 艾克斯展示公司技术有限公司 | 微组装led显示器 |
US9799719B2 (en) | 2014-09-25 | 2017-10-24 | X-Celeprint Limited | Active-matrix touchscreen |
US9478583B2 (en) | 2014-12-08 | 2016-10-25 | Apple Inc. | Wearable display having an array of LEDs on a conformable silicon substrate |
CN104392670B (zh) * | 2014-12-10 | 2017-02-2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单元显示屏、拼接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
US9845236B2 (en) * | 2015-03-12 | 2017-12-19 |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 Monolithic MEMS platform for integrated pressure, temperature, and gas sensor |
WO2017156502A1 (en) * | 2016-03-10 | 2017-09-14 |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 Integrate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flexible and stretchable substrate |
TWI588792B (zh) * | 2016-04-22 | 2017-06-2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具邊框窄化設計之顯示裝置 |
CN207233308U (zh) * | 2017-04-21 | 2018-04-13 | 上海鼎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阶梯状led数码显示元件 |
TWI646511B (zh) * | 2017-09-19 | 2019-01-0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拼接顯示裝置 |
CN108107978A (zh) * | 2017-12-20 | 2018-06-01 | 李克法 | 多屏一体拼接单元、拼接显示装置和单元电子设备 |
TWI662334B (zh) | 2018-02-06 | 2019-06-1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模組與顯示裝置 |
-
2018
- 2018-11-23 TW TW107141830A patent/TWI712169B/zh active
-
2019
- 2019-06-13 CN CN201910511826.7A patent/CN110223607B/zh active Active
- 2019-06-28 US US16/455,776 patent/US11011598B2/en active Active
- 2019-11-19 SG SG10201910854XA patent/SG10201910854XA/en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584602U (zh) * | 2012-02-07 | 2012-12-05 | 山东翔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少缝隙易封装全彩显示屏 |
CN102819987A (zh) * | 2012-08-24 | 2012-12-12 | 西藏贝珠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oled无缝拼接显示屏及拼接方法 |
CN102832230A (zh) * | 2012-09-11 | 2012-12-19 |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oled显示模块及带该oled显示模块的oled拼接显示屏 |
CN104361865A (zh) * | 2014-12-02 | 2015-02-18 |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led拼接屏驱动结构 |
US20180182840A1 (en) * | 2016-12-21 | 2018-06-28 |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panel based on flexibl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seamless splic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SG10201910854XA (en) | 2020-06-29 |
US11011598B2 (en) | 2021-05-18 |
US20200168697A1 (en) | 2020-05-28 |
TW202021115A (zh) | 2020-06-01 |
CN110223607A (zh) | 2019-09-10 |
CN110223607B (zh) | 2021-04-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12169B (zh) | 拼接單元及拼接面板 | |
CN110429089B (zh) | 驱动背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CN108493209B (zh) |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 | |
CN108597377B (zh) | 显示模块与显示装置 | |
US20180145236A1 (en) | Package structure f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 |
US8395170B2 (en) | Light emitting device package and light unit having the same | |
US11289633B2 (en) | LED array packag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US11404397B2 (en) | Display panel | |
TW201929212A (zh) | 畫素陣列基板及其製造方法 | |
CN110429097B (zh)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 |
CN113410218A (zh) | 电子装置 | |
CN114127942A (zh) | 利用微型led的显示装置以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6133930B (zh) | 半导体单元、半导体器件、发光装置、显示装置和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 |
KR100759896B1 (ko) | 적어도 하나의 발광소자가 장착된 백라이트 모듈 및 그제작 방법 | |
CN110658951A (zh) |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 |
TWI712844B (zh) | 元件基板及其製造方法 | |
CN110491974B (zh) | 微型发光元件及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基板 | |
CN113990884A (zh) | 驱动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 |
CN107689383A (zh) |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TWI856355B (zh) | 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的製造方法及發光面板 | |
CN115347089B (zh) | 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及发光面板 | |
CN110277422B (zh) | 电子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093241A (zh) | 驱动背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CN111863787B (zh) | 电子装置 | |
TWI817597B (zh) | 發光面板 |